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生态宜居建设的渝北路径

2013-11-29 15:57|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84| 评论: 0

摘要: 靓丽迷人的渝北城区 建成全市首个城区人口超百万和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区 城区面积每年以15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市领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主城领先——过去5年,渝北区以“六大渝 ...

 

靓丽迷人的渝北城区

    建成全市首个城区人口超百万和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区

    城区面积每年以15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市领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主城领先——过去5年,渝北区以“六大渝北”创新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塑造出具有标杆意义的“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形象。

    在昨日举行的渝北区第13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周旬自豪宣布,渝北已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城区人口超百万和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的特大型生态宜居城区,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已轮廓凸显。

 

环境综合整治样本

    “五个重庆”建设全市领先

    碧波荡漾,长亭环绕。湖岸两侧,青灰砖、白墙缝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别有风味。

    这不是公园,而是被称为环境整治“样本”的渝北区晚晴园小区。

    2010年,渝北区下决心拆危建绿,把这一片区定为重点整改区域,投入数亿元把道路两旁的危房全部拆除后,又修起了面积50亩的公园,并从外地请来设计院,对片区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如今的晚晴园,绿树成荫,宽敞的石板路边,黄葛树冠盖葱茏,新栽的香樟、银杏、桂花绿意盎然。

    有市领导曾高度评价,晚晴园改造融合了“五个重庆”建设的理念,是复合型整治工程的范本。

    事实上,以“六大渝北”创新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渝北区以生态宜居为主旋律,在城市建设这一恢弘巨著中,已经树立起标杆意义的渝北旗帜。

    统计显示,过去5年来,渝北区在“五个重庆”建设方面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10个、完成投资620亿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六河七湖”整治等40余项工作全市领先;龙头寺公园、龙华大道改造等20余项工程成为全市亮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区空气质量长期保持主城领先;“五个重庆”综合考评连续3年位列主城前茅;在主城区环境整治8次月考中,7次名列第一;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5%以上。

    5年来,该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区等10余项国家级殊荣。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已成为新渝北的真实写照。

 

主干道整治优化居住环境

    现代都市展示区形象凸显

    “今天的渝北,已成为重庆首个城区人口超百万和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的特大型生态宜居城区。”周旬在党代会上透露的这一信息表明,渝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的载体功能已逐步完善,其现代都市展示区形象尽显无遗。

    一系列大手笔的建设,便是佐证。据了解,5年来,渝北区累计实施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20个、完成投入580亿元。同茂大道、两江新区一横线加快推进;桃源大道、服装城大道及9座城市立交建成投用;空港新城建设提速推进,建成兰馨大道、桂馥大道等干道20公里……

    2011年,渝北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是2006年的1.8倍;常住人口达到135万人,比2006年增加45万人,圆满实现“双百”目标。

    而作为两江新区核心区、国家战略集中实施地,“双百”建设,显然只是渝北城市大发展的第一步。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渝北将依托外环经济圈和两江新区建设,全力推进空港新城、悦来新城、保税港区、龙石新城、北部新区等城市重点组团融合。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达250万人的大渝北。

    5年时间打造国家生态区

    在未来渝北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的风貌中,重庆中央公园,将是又一个代言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地标”。

    这一比肩世界一流水准打造的公园,占地1.53平方公里,比龙头寺公园大3倍。包括中央广场区、活力水景区、阳光草坡区、半岛镜湖区、密林溪流区五大景区。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用后,这里将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公园,成为我市新的形象标志。

    “渝北的城市大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生态宜居的主题。”周旬表示,在渝北下一轮的城市拓展中,将纵深推进“五个重庆”建设,高品质建设大都市绿化景观系统,争取用5年时间建成国家生态区。

 

“唱读讲传”提振精气神

    提振精气神,塑“文明城区”之魂

    春节刚过,渝北回兴街道居民李凤玉便忙活起来。在她的召集下,小区的几位“金嗓子”开始了节后的第一次练唱。一曲悠扬的《红梅赞》,唱得大家兴致昂扬。“前几年没经验,排的节目都给刷了下来,不过今年我们的合唱肯定能上!”

    让李凤玉们心心念念的,正是渝北区“两江文化艺术月”的舞台。这项活动在每年9月至10月举行,其节目大多由老百姓自编自演,迄今已连续举办5届,群众参与性极高。

    除了每年固定举办的“两江潮涌”文化艺术月活动、街镇文艺汇演、群众书画摄影展,渝北区还在每月举办“渝北读书会”、每周举办“两江之声民族音乐会”和“两江掌故周末故事会”……这些展演,共同构成了“两江”系列文化活动,并成为了极具渝北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

    “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建其筋骨,还要筑其魂魄。”据了解,渝北区在构筑“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过程中,始终将“软环境”的打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内动力,着力推进“唱读讲传”活动群众性、常态化,大力开展百台钢琴音乐会、万人长跑、千人挥春、百人民乐演奏等文化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提振精气神,提升城市竞争力。

    据介绍,截至2011年,渝北区累计开展红歌传唱、经典诵读、故事讲演2万余场次,超过400万人次参与。15家单位获评首批市级“唱读讲传”示范基地,5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市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表彰,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通过多年的努力,渝北区累计获得“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国家级殊荣20多项。累计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11个、市级文明单位140个、区级文明单位469个,区级“文明家庭”30125户,文明行业创建覆盖率达100%,文明单位覆盖率达到95%。

    厚重的“软环境”,更是为渝北“文明城区”的升华提供了源动力。

    作为西部第一、重庆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渝北区在2011年末以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最高得分通过复查,成功“卫冕”。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渝北将比肩“京津沪”地区,力争城市建设达到全国一类城市A级标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