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报告览要

2017-1-10 16:27|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2177|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报告览要城市环境优美宜居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年建成投用重庆八中落户渝北仙桃国际数据谷建设全面展开轻轨三号线北延伸段建成投用现代农业各具特色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重庆国际博览中 ...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报告览要

渝北城市环境优美宜居
城市环境优美宜居
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年建成投用
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今年建成投用
重庆八中落户渝北
重庆八中落户渝北
仙桃国际数据谷建设全面展开
仙桃国际数据谷建设全面展开
轻轨三号线北延伸段建成投用
轻轨三号线北延伸段建成投用
现代农业各具特色
现代农业各具特色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成为渝北新地标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成为渝北新地标

  过去五年 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融入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开拓创新、奋力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是2011年的1.7倍。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300亿元,是2011年的2.2倍。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0亿元,是2011年的2 倍。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40 亿元,是前五年的2.2倍。

  2016年全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73亿元,是2011年的2倍。

  2016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00元、15200元。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 全市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高端产业快速集聚,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2.8:62.8:34.4调整为1.8:57.9:40.3。

  ●强力推进城市开发,城市形象日新月异

  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区面积扩大到17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80%。

  ●着力推进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坚持民生导向,累计投入资金256亿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

  ●主动融入两江开发,开放格局多点支撑

  牢固树立“两江兴渝北兴”发展理念,主动服务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全区累计征地19万亩、近127平方公里,安置群众9.3万人,龙兴工业开发区、悦来新城、保税港区等市级平台发力显效。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农村发展提速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南北大道建成通车、茨竹段开工建设,打通了北部片区发展的大动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严格落实安全稳定第一责任,深入推进平安渝北建设,创新构建“六个一”社会治理体系,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更加优化

  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全面完成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

  2016年 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1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零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

  2 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仙桃国际数据谷建设全面展开,新签约入驻46家企业。前沿科技城完成平场1万亩,欧珀、中光电等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成功落户。空港工业园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引进圆通西部航空货运枢纽等现代物流项目。

  3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创新项目投融资建设模式,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完成征地2.5万亩,秋成大道、重庆新闻传媒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达到85%以上。

  4 着力开展招商引资

  围绕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7个。抓好项目落地服务,全区实际到位内资600亿元、外资25亿美元。

  5 切实加快城市建设

  优化空港新城城市规划,开展同茂大道、机场专用道沿线城市风貌设计,完成机场路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建成城市道路29公里、人行过街设施5个,打通城区断头路13条,轻轨3号线北延伸段通车运行。

  6 多渠道助农增收

  发展蓝莓、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1万亩,引进特色高效农业品种120个,兴隆花海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初见成效。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4家、家庭农场33家、农民合作社18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增镇村服务站100个。

  7 持续实施重点民生实事

  完成社区阵地建设、老旧电梯改造等30件年度任务,农民聚居区建设因地票政策变化,新华水库污染治理因方案优化,调整到今年完成。

  今后五年 奋力谱写渝北发展新篇章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和创新生态圈、智能制造基地、国际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渝北发展新篇章。

  预期目标

  到2021年

  规上工业总产值

  年均增长10%达到5000亿元

  社零总额

  年均增10%长达到1000亿元

  全区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0%左右 达到20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年均增12%长达到100亿元(不含两江新区直管区域)

  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总目标

  到2021年,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努力走在全市改革发展前列。

  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引领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力争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创新驱动引领效应。

  ——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提档升级传统制造业,以十大前沿科技产业为重点,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功能配套齐全的智能制造基地。到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100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达到35%。

  ——加快建设临空国际贸易中心

  抢抓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实施、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机遇,着力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大力发展创新金融、专业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

  ——加快建设临空都市区统筹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快城市提质扩容,塑造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低碳人文”的城市品质。到2021年,新增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85%。

  ——加快建设生态美丽乡村科学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渝北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2017年 促进经济社会 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总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创新驱动,持续扩大开放,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社零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约束性要求。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1. 提速发展工业经济。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

  ●巩固提升传统工业

  2.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传统与新兴、线上与线下、生产与生活并重,切实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提质发展商贸服务业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3. 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深化“三农”领域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动镇域经济加快发展。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抓好城市建设管理。着力完善设施,不断优化功能,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规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推进重点片区开发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扎实开

  展环保“五大行动”,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静的优质生态环境。

  ●切实解决环保突出问题

  ●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 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主动融入全市对外开放和区

  域发展新格局,依托交通枢纽、开放口岸等资源,拓展开放功能、提升发展水平。

  ●积极服务两江开发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

  8. 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居民。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

  9.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眼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平安建设能力和水平,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

  ●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政府 自身建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强化行政权力监督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任天驹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