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街镇 茨竹镇 查看内容

茨竹镇同仁村:荷花深处的幸福生活

2014-6-30 11:5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2984|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在这个“处处梅雨处处蛙”的6月,来到渝北区茨竹镇同仁村,荷花塘一眼望不到边。低头俯瞰,荷叶碧绿,如一把把小绿伞竖立在池塘中。记者用手掬一捧水放在荷叶上,顷刻就化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从叶面滑 ...

    渝北网讯 在这个“处处梅雨处处蛙”的6月,来到渝北区茨竹镇同仁村,荷花塘一眼望不到边。低头俯瞰,荷叶碧绿,如一把把小绿伞竖立在池塘中。记者用手掬一捧水放在荷叶上,顷刻就化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从叶面滑落到水中。荷叶中,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骄傲地挺立其中,伴着清风摇曳,似乎在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

    “项目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人气,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仁村村民张天富高兴地说。据了解,十里荷花走廊从2012年开始建设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成功引进业主11家,现已累计流转土地3500亩,新建观光亭、停车场、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十里荷花走廊已初具雏形。2013年,项目区内出产食用莲藕600余吨,产值2000万余元。

    一个项目带来的改变

    如今,同仁村的村民都很期盼夏季的到来。一到夏天,道路两旁的荷塘里,荷花竞相绽放,一条条修葺整齐的乡间小路镶嵌其间,一直延伸到村落深处。

    “现在村里的风景好了,居住条件也改善了,道路也给我们修到了家门口,这个项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今,村民们的荷包鼓了,村里的面貌也是大变样。”谈起村里这几年的改变,张天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张天富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产业布局,村里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村里的地要么空着,要么零散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不成规模,还影响美观;两旁的土路,一遇到刮风下雨,不仅车子进不来,村民出门也很困难,因为这样,村民们多数是靠传统农业谋生,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几年前,同仁村乘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食用荷花、观赏荷花、泥鳅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农业项目——十里荷花走廊。根据该项目规划,该村主要依托800亩同仁卫星湖优势水资源,按照“一圈两片”的规划布局,建设荷花小镇、山地农庄、旅游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与乡村旅游高效融合,同步发展。“你看,这些都是镇上统一规划,我们按照镇上的要求同步建设,现在才有了这样的美景。”张天富笑着说。

    一方美景引来的人气与希望

    6月20日,在同仁村的重庆康正顺源农业发展公司内,张福均正在自己的荷花塘内忙得不亦乐乎,“眼下,荷花就要迎来盛花期,到时候我们这里会更热闹了。”作为一名同仁村村民,张福均看着村里这几年一改往日的冷清,十分开心。

    以前,村里人为了改善生活,许多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不少家庭里只剩下了儿童、妇女、老人,村里变得越来越冷清。这样的境况随着项目的实施而逐渐发生着改变,张福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1年,回老家探亲的张福均从村民的嘴里得知自己所在的村启动了十里荷花走廊项目建设。嗅觉灵敏的张福均赶紧找到了村干部,了解项目的情况。经过几天的仔细考虑,张福均决定带着这几年在外打工赚的钱回乡创业。

    “实话实说,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谁愿意背井离乡。”张福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2年,张福均在村里流转了300亩土地,主要从事肉兔饲养、生态养鱼、藕鳅混合种养、观赏荷花种植、乡村农家乐等,让自己的家门口创业梦真正变为了现实。“现在我们村里是越来越热闹了,不仅我们这种在外地的打工者回到了家乡,一些外地人也来到了我们村就业。”张福均说到这里有些激动。

    本报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蒋承材 本组照片由本报记者  杨荟琳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