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2011年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9-12 19:0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2553| 评论: 0

摘要: 重庆市渝北区统计局2012年2月28日 渝北区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渝北区历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区经济 ...

重庆市渝北区统计局2012年2月28日

渝北区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渝北区历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一、综合

  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2.14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264.31亿元,增长15.3%。第二产业优势进一步突显,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8%,比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4%,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2%,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0%,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

  二、农业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家禽、水果等特色农业,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94亿元。全区粮食总产量20.70万吨,比上年减少1.77万吨。蔬菜总产量39.01万吨,下降6.4%。水果总产量10.04万吨,增长17.5%,其中柑橘5.47万吨,增长31.3%。生猪出栏30.10万头,比上年下降9.6%。牛奶产量0.99万吨,下降37.8%。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农业投入增加,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务支出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表1 2011年主要农业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数量 比上年±%

  粮食产量 吨 206972 -7.9

  油料产量 吨 2880 5.3

  生猪出栏 万头 30.10 -9.6

  家禽出栏 万只 739.16 5.0

  蔬菜产量 万吨 39.01 -6.4

  牛奶产量 吨 9856 -37.8

  水果产量 吨 100435 1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9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个百分点。

  全区紧抓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汽摩、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3户,总产值继续全市领先,达150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0%;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轻重工业比例为1:5.22。

  从支柱产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973.10亿元,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8%;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总产值70.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表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23.06 4.4

  洗精煤  万吨 6.65 -5.1

  改装汽车 辆 5840 -26.9

  汽车   万辆 78.61 -5.1

  摩托车  万辆 126.98 26.5

  电力电缆 万公里 7.32 -81.6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209.51 28.3

  汽车配件 亿元 215.12 14.5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9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利润总额9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利税总额达150.27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8.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97.5%,较上年增加19.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0%,资产负债率62.5%,全员劳动生产率30.21万元/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年末拥有一级建筑安装企业33户,二级建筑安装企业103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

  积极推进“六大渝北”建设,投资需求继续增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投资总额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额达2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9.6%;房地产开发投资226.65亿元,增长14.8%。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商品房施工面积2204.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85.35万平方米,下降3.7%。商品房销售面积347.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

  在投资总额中,二产业完成投资140.2亿元,增长44.3%,其中工业性投资137.9亿元,增长42.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3%;三产业完成投资378.4亿元,增长29.8%。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581.73亿元,增长38.3%。

  统景温泉、龙兴古镇等景区旅客接待量持续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明显。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0%。

  六、对外开放*

  围绕打造“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建设“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目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签合同37个,已投产企业27家。合同利用外资7.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5亿美元,均为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达2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6.9%,其中出口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8%。

  七、交通运输、邮电

  “枢纽渝北”建设全面提速,轻轨三号线开通运营,江北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行,同茂大道、两江新区一横线加快推进,渝都大道完成扩建,桃源大道、服装城大道及9座城市立交建成投用。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0%。全年客运量5013.29万人,比上年增长9.1%,货运量3053.45万吨,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公路客运3885万人,增长10.5%,公路货运量2623万吨,增长11.9%。空港吞吐旅客1905万人,增长20.6%;吞吐货物23.76万吨,增长21.4%。

  邮电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2亿元,增长38.4%;电信业务收入8.10亿元,增长1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37万户,下降8.5%;移动通讯用户111.71万户,增长16.0%;互联网用户20.29万户,增长30.4%。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财政收入达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11亿元,增长34.0%,占财政收入的99.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主要税种中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房地产税,分别增长31.1%、32.4%、24.2%和34.7%。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7.69亿元,增长19.7%。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别支出7.75亿元、6.31亿元,分别增长18.2%、33.6%*。

  全区金融业健康发展,各项存款、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3.4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1.3%,其中个人存款余额504.09亿元,增长25.8%。年末贷款余额1400.54亿元,增长44.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40.96亿元,增长32.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不断提高研发能力,科技创新和运用显著成绩,全年认证登记技术合同项目1195项;合同成交额9159.84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全年专利申请3976件,获得专利权155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91.2%和11.3%。

  城乡统筹教育强区建设初见成效,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58所,其中普通中学47所,职业中学8所,小学103所,幼儿园19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分别为5.38万人、1.45万人、6.09万人、3.37万人、79人。学校基础建设顺利推进,全年中小学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达73.68万平方米。高考升学率稳步提高,全年大专以上升学上线率87.2%,比上年高1.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批上线435人,“二本”上线1489人,分别比上年多8人、84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公共图书馆藏书37.16万册(含电子图书),书刊外借48.60万册次;文物藏品1107件,藏品参观15万人次;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9.48%。

  “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全年举办区级以上运动会50次,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6.42%;专业体育人才辈出,发展等级运动员50人,其中二级运动员15人,三级运动员35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卫生机构9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492张;执业医师、助理1388人,注册护师、护士1340人。全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99.6%,流脑接种率9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突出,年末参加人数达47.29万,比上年增加了0.13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升级,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宜居渝北”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97.7万平方米主城干道改造和居住区综合整治,建成2个城市广场,3个城市公园,13个社区公园,城市整体形象大幅提升。将“畅通重庆”建设落到实处,全年打通18条城市断头路,完成22万平方米道路黑化。

  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全面完成125项创模指标。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086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和0.0032毫克/立方米,年均浓度全部达标;城区区域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为54.1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5%;建成龙溪、两路无煤城区,建成8个基本无煤场镇,覆盖率达71%;城区空气优良天数全年332天,达标率90.9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4元,增长15.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83元,增长8.1%。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超万行动”初见成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19元,比上年增加1545元,增长22.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270元,增长29.41%,占人均纯收入的51.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119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1元,增长18.0%,其中用于衣着、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40.8%、8.1%、34.4%、41.4%和67.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区城镇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8.6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9.2%、29.3%。农村居民参保养老保险人数为28.64万人,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人数为47.39万人。养老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区社会福利机构(含未登记农村五保供养机构)60个,床位3962个;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575户,共267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9376户,共16806人*。

  十三、人口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38.64万人,比上年增加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14万人,乡村人口34.50万人。户籍人口107.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08万人,比上年增长18.1%;农业人口44.53万人,比上年减少4.53万人。在户籍中,男性人口54.32万人,女性人口53.29万人,人口性别101.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12043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9,计划生育率为95.4%;死亡人口57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

  :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快报数,正式数据以《渝北统计年鉴》为准。

  2、财政、科学技术、体育、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用*标注的段落或部分,统计范围未包含北部新区,其余未注明的统计指标统计范围均包含北部新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