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天险洞村昔日贫瘠山沟渐变“欢乐山谷”

2013-9-16 15:5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347|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记者 周立 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地处渝北和长寿交界、海拔1000多米的明月山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在山巅形成“两山夹一谷”的槽谷地带。 天险洞村名,缘于这里有个以险著称的溶洞。5年 ...

    本报记者 周立
 
    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地处渝北和长寿交界、海拔1000多米的明月山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在山巅形成“两山夹一谷”的槽谷地带。

    天险洞村名,缘于这里有个以险著称的溶洞。5年前有山外的老板来考察过,可最终,他丢下一句“洞漂亮,可地方太偏、落后,开发成本太高”就走了。

    然而,最近3年天险洞变了——山外的老板进来了,外出务工的回来了,山里的资源开发出来了,游客进山了,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

    游客多了,餐馆老板洗碗洗得手抽筋

    近日,晴空万里。

    在村里开餐馆的叶治淑和丈夫怎么也没想到,这天的生意就像天气一样,好得出奇。两口子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下午5点。仍然还有些顾客没能在此吃上饭,因为店里实在没干净碗了,菜品也差不多卖光了。  

    叶治淑是天险洞村6组村民,在村里开了个餐馆,连店名也没有,夫妻俩既是老板,也是伙计,家里的堂屋就是店堂。虽说店里有十来张桌子,但从没坐满过——除了这天。

    “都是进山来采草莓的城里游客,洗碗都洗得我们手抽筋。”叶治淑笑着说:“那一中午就卖了4000多块钱。”

    叶治淑的餐馆开了近20年,之前,她只是卖些面条、抄手之类的小吃,客源仅仅是些老邻居。可近年来,她渐渐发现餐馆的顾客群在发生变化:“先是来了些外地的老板,后来,老板越来越多,到现在,顾客主要是游客了——采草莓的、观光的、避暑的、买老腊肉的、到蔬菜基地采购的。”自然地,叶治淑的经营范围也从小吃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菜。

    企业进山,打造重庆最先进草莓基地

    虽然草莓摘果期已接近尾声,但记者看到,天险洞大棚里,红艳艳的草莓仍然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油油的田间。

    而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草莓优越的“生活条件”——西班牙进口的蜜蜂为花授粉、熏蒸代替农药杀菌、施肥器和滴灌的串联管道为土壤持续灌溉,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我们的草莓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来自西班牙、美国和日本。规划250亩,目前种了150亩。”投资这个草莓园的今日农业有限公司老板林泽龙说,他打造的是重庆眼下最先进的草莓基地。

    2011年,林泽龙投入600万元,建成了这个基地:“因为品质要求高,费用也高,算下来,每亩投入成本达1万元。不过收入也可观,每亩净利润可高达5万元。”

    因为草莓而鼓了腰包的不仅仅是林泽龙。

    多年来,54岁的村民周昌明都将两个孩子赶到山外去打工,留下老两口在家耕种5亩地。

    “种地成本高。”老周说,收成好不好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更不用算劳力投入了。

    去年,老周将5亩耕地流转给了今日农业公司,每年租金就要收4000余元。老两口还成了公司的工人,去年在家门口打工年收入就近2万元。

    在天险洞,像老周这样的例子很多。天险洞村主任曹爱民说,每年农业公司发给当地农民的工资就达百万余元。

    林泽龙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草莓观光农业,建“草莓公园”,园内配套休闲游,让游客住得下。此外还将对草莓进行深加工,进超市、出口国外,“到时,能解决更多当地劳动力就业。”

    腊肉走俏,包装从旧报纸变成真空塑料袋

    2009年,渝北区一负责人到天险洞调研后,建议其发展定位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一个“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山谷。

    迄今短短3年时间,今日农业来了、及时雨公司来了、宾来丽山公司也来了……村里农民15000余亩土地流转到企业手里,草莓、大棚蔬菜,处处可见,农民当上了合作社的股东,当上了产业工人。就连以前家家户户都做的腊肉,也成了产业。

    叶治淑是村里最早将自家腊肉变成商品的村民,以前就是靠些关系,收购一些猪肉,自己在家熏,每年可卖2吨左右。3年前,渝北荣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山,以公司+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一下子就发展了12个股东,每年老腊肉销售额200多万元。公司还给天险洞的老腊肉注册了商标——渝北张关山老腊肉。

    “除了餐馆,光腊肉这一项,我们每年都有好几万的收入。”叶治淑说,她以前的腊肉都是用旧报纸包起卖,现在好了,包装变成了真空塑料袋。

    除了草莓和腊肉,区农委还在张关山搞了万亩蔬菜基地,其中涉及到天险洞的,有2000多亩。而以前“待在深闺无人识”的溶洞群、原始森林、白莲教遗址、悬棺、古栈道等旅游资源,也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外来投资者。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8年的3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9000多元。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发展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得更高,把昔日冷清清的山沟变成山里村民和山外游客的‘欢乐山谷’。”大盛镇党委书记朱涛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